樂隊[2012年彭磊執導趙怡文主演劇情電影]

樂隊[2012年彭磊執導趙怡文主演劇情電影]

《樂隊》是由新褲子樂隊的彭磊導演的劇情電影,由趙怡文、江老蔫兒和中野陽主演,於2012年首映。 該劇以一個女孩的視角和經歷出發,講述了她與一支年輕樂隊之間發生的種種交匯、碰撞、糾葛,揭示出了現如今中國年輕一代在面對西方文化衝擊時所表現出的盲目嚮往而矛盾困惑的真實內心世界。

劇情簡介

怡文(Even) 怡文(Even)

女孩怡文是一名高中畢業即將邁入大學的女孩,性格內向的她總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同時,怡文又是個熱愛搖滾的高中生,她極度崇拜科特·柯本,房間裡貼了不少科特的照片,每天都要給他上香。她和好友江老蔫兒在看演出時結識了一支樂隊,並各自與樂隊成員發生了情感關係,怡文還成了樂隊主唱,被唱片公司簽約。後來,不靠譜的愛情和不靠譜的唱片公司讓女孩們理想破滅。另外一條線索是,科特坐著飛碟來到了怡文的房間,儘管只是躺在床上,但也給了迷茫期的怡文以心理安慰。怡文在樂隊中漸漸發現了自己的音樂夢想,而最終發現西方搖滾樂是一種和中國人毫無關係的文化形態。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趙怡文趙怡文
江老蔫兒江老蔫兒
中野陽中野陽

職員表

導演彭磊
編劇彭磊
攝影安德烈、卡瓦祖提

註:演職員表的參考資料來源

影片段預告絮

《樂隊》以一個女孩的視角和經歷出發,講述了她與一支年輕樂隊之間發生的種種交匯、碰撞、糾葛,揭示出了現如今中國年輕一代在面對西方文化衝擊時所表現出的盲目嚮往而矛盾困惑的真實內心世界。

《after party》是首好歌,由女孩的嘴中唱出來更顯可愛和誠懇。“從鼓樓走到MAO,我還沒有找到他”。喜歡搖滾樂的孩子們,誰不懂這個呢?渴望自己想要的理解、對話和懷抱,然後發現,一切都不合心意。合心意的又沒有勇氣去追求,因為怕自己不夠美麗。

KURT開口說話的時候,驚艷的讓我下巴快掉出來。那聲音,與本人相像的足夠讓人汗毛倒豎。他說的話,是導演真正想表達的意思。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電影發布會 電影發布會

2011年2月的時候,彭磊有了拍一部能真正公映的“地上電影”的想法。“某一天我回到家,突然發現我聽的音樂、看的書、電影都是西方的。我是一個中國人,為什麼卻喜歡西方的東西呢?”彭磊覺得這種矛盾的狀態很值得反思,於是決定從自己最熟悉的樂隊領域下手。“最初我想拍我們這些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樂隊,那時候我們更地下、更瘋狂,每天騎車去演出,從來見不著錢但卻都特別開心。很多人都把西化的搖滾樂當成很神聖的東西。這幾年我們演出慢慢有錢了,反而沒那么開心了。所以我覺得還是找‘90後’的新樂隊更合適,他們學西方學得更像,但也更盲目更迷茫。”

影片審批

劇照 劇照

彭磊從一開始就決定把電影拍得“乾淨”一點,就這樣,拍攝期持續了2個月,但等審批卻等了半年多。“其實得到的修改意見主要是關於語言上的,比如女主角在劇中說現在的樂隊都玩女的,我要出名了就玩男的。這句被認為是髒話。關於我想表達的主題倒並沒有改動。我覺得現在的審批已經算開放了,他們會覺得這片子奇怪但也沒啥大問題,最終通過了。”整個審批過程最讓彭磊得意的是,他在片中讓美國已故搖滾明星科特·柯本來到女主角身邊,成為她做音樂的精神偶像。為了避免觸碰“神鬼”題材,彭磊設計了一個飛碟把科特·柯本送過來。

製作成本

樂隊[2012年彭磊執導趙怡文主演劇情電影] 樂隊[2012年彭磊執導趙怡文主演劇情電影]

《樂隊》只用了兩個星期拍攝。導演彭磊稱,前期後期加起來大概投了100萬,對他來說“回收成本的壓力相當大”,因為“中國人對文化的消費欲太低了。”影片中出現的麥當勞場景和品牌電腦讓觀眾產生了“是否有植入廣告”的質疑,彭磊說他們沒有獲得任何植入廣告,在麥當勞拍攝是因為“我們看麥當勞好像管得不嚴,才進去拍的,拍完了似乎也沒人管。”彭磊說,他對票房其實沒有太大期望,“只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就好”,但他也說目前已經有投資商表示對他之後的作品有投資興趣了。

角色篩選

兩位女演員 兩位女演員

關於兩位女演員的“非專業感”,導演彭磊表示,其實之前找過不少女演員試鏡,但都不太滿意。後來無意看了趙怡文拍的一個雜誌封面,覺得很漂亮,約她接觸了10分鐘覺得很合適這部片子的氣質,有那種小女孩的勁頭,有點暈乎又有點不太高興,而且非常自然;而江老蔫兒也是一個非常與眾不同的女孩,她是一個從心底喜歡古著的女孩,和那些所謂的喜歡復古的姑娘氣質都不一樣,也很適合這個角色。兩位女演員演出的效果讓製作人員非常滿意。“至少在我看來要比那些所謂的專業演員有氣質和招人喜歡多了,如果找兩個專業女演員來演,我想我會吐的。”導演彭磊如是說。

影片評價

樂隊[2012年彭磊執導趙怡文主演劇情電影] 樂隊[2012年彭磊執導趙怡文主演劇情電影]

有人看完《樂隊》後想起了二手玫瑰的歌詞:“大哥你玩搖滾,玩它有啥用?我必須學會新的賣弄,這樣你才能繼續地喜歡,因為藝術是個天生的啞巴。”而《樂隊》就以一個漂亮女孩接觸搖滾樂的“心路歷程”,展示了和北京地下搖滾樂有關的矛盾與困惑。 (《 新京報 》評)

21歲時的彭磊愣頭愣腦地唱出“失去了太多的真愛,我們沒有未來只有現在”、“不用匆忙去戀愛……這是我們的時代”。15年過去了,36歲的他再演出時,仍然被觀眾強烈要求唱這些歌。在彭磊的首部公映電影《樂隊》中,這種“一句話青春氣息”的歌詞仍在,並且成為點中觀眾“情緒之穴”的關鍵,比如做了樂隊但還沒找到方向的女主角會唱:“Its too late,我已趕不上捷運,Its time home,我不想回家睡覺”,而一直頹廢的男主角則在最後的登台中唱出:“我從沒有勇氣去工作,我從沒有勇氣去戀愛,我相信明天會失敗,不代表我心裡沒有愛,我都會堅持不放開”。 ( 網易新聞 評)

彭磊自己可能沒想到的是,《樂隊》所關注的“西化”對藝術領域及年輕一代的影響,其實也是當前整箇中國社會對“西化”問題進行反思的一個縮影,特別是在國際“軟實力”競爭加劇和中國文化大發展政策提出後。這可能也是電影獲批的一個背景原因。 (《 北京晚報 》評)

彭磊的作品《樂隊》展現了當今中國年輕一代聰慧和有趣的一面;拍攝方法非常神奇,很好地與一班非專業演員們合作,讓表演真情流露。這位年輕導演可以成為中國年輕電影人的代表。(上海電影節評審會)

樂隊[2012年彭磊執導趙怡文主演劇情電影] 樂隊[2012年彭磊執導趙怡文主演劇情電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